本文作者:巴中加固改造設計公司

1958~1959北京十大建筑(北京十大建筑的歷史變遷)

1958~1959年期間,,北京十大建筑的建立和變遷體現(xiàn)了中國當時的政治,、文化及城市規(guī)劃的重大變化。這些建筑包括人民大會堂,、毛主席紀念堂,、國家博物館,、民族文化宮以及多個大型體育場館等,不僅展示了國家的現(xiàn)代化成就,,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和文化自信,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建筑在功能上不斷演變,,成為城市發(fā)展的重要標志,。
1958~1959北京十大建筑(北京十大建筑的歷史變遷) 建筑施工圖設計 第1張

一、1958 - 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概述

1958年8月,中共中央為迎接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大典,,決定在北京興建一批公共建筑作為國慶獻禮,,展示共和國取得的巨大成就。經過討論,,確定修建以下十大建筑,,并要求在1959年國慶節(jié)時投入使用。

(一)人民大會堂

  • 建筑平面呈“山”字形,,兩翼略低,,中部稍高,四面開門,,建筑風格莊嚴雄偉,,壯麗典雅,富有民族特色,。它包含萬人大禮堂,、宴會廳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大樓,建筑面積達171,800平方米,,比故宮的全部有效建筑面積還大,。

(二)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

  • 主要設計者考慮中國自身情況進行設計,這一建筑完全由中國人自己建造,,在當時工期緊張等困難下順利完工,,是展示中國革命與歷史的重要場所。

(三)軍事博物館

  • 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,,展覽大樓1958年10月興建,,1959年7月建成,1960年8月1日正式開放,,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,。

(四)民族文化宮

  • 主樓建筑面積37,000多平方米,13層,,高68米,。東西翼樓環(huán)抱兩側,墻面嵌白色釉磚,,中央展覽大廳向北伸展,,飛檐寶頂冠以孔雀藍琉璃瓦,塔身高聳,。整個建筑造型別致,、富麗、宏偉,、壯觀,,具有獨特的中國民族風格,。

(五)民族飯店

  • 一家國際高檔商務酒店,位于西長安街,,緊鄰西單繁華商業(yè)中心以及金融街區(qū),,外觀雄偉高大,華貴典雅,,匯聚中西合璧式風格,,豪華但不奢華。

(六)全國農業(yè)展覽館

  • 作為展示全國農業(yè)成果等的重要場所,,在當時的規(guī)劃下建成,,體現(xiàn)了對農業(yè)發(fā)展成果展示的重視。

(七)釣魚臺國賓館

  • 于1959年國慶慶典前夕啟用,,環(huán)境寧靜幽雅,樓臺亭閣間有綠蔭花卉,、林木石橋,,古典情調與現(xiàn)代建筑和諧結合。

(八)華僑大廈

  • 位于王府井大街的北端,,前些年被拆除后又重建,,也是當時國慶獻禮工程的一部分。

(九)北京火車站

  • 是當時新建的重要交通樞紐建筑,,滿足當時及之后的人員運輸?shù)刃枨?,對北京的交通發(fā)展有著重要意義。

(十)工人體育場

  • 建成后成為體育賽事,、群眾集會等活動的重要場所,,對北京的體育事業(yè)發(fā)展和市民的文體生活有著積極意義。

二,、建設的困難與挑戰(zhàn)

當時新中國沒有建造10層以上樓房的經驗,,要在不到400天的時間里建造總面積超過67萬平方米的10座大型建筑,面臨著諸多困難,。

  • 物力財力有限:國家整體的物力財力有限,,在建筑資源的投入上存在諸多制約因素。
  • 施工條件差
    • 建筑材料供應落后:材料的供應難以滿足大規(guī)??焖俳ㄔO的需求,。
    • 機械化程度低:如磚往上面運輸很多都是靠人工搬運,建設者甚至用扁擔挑磚,,像當時參與建設的楊嗣信就挑過磚,。

三、建成的意義

  • 建筑史上的奇跡:從1958年9月確定建設任務到1959年9月國慶十周年前夕竣工,,在黨中央領導下,,全國人民大力支持,,無數(shù)勞動者晝夜奮戰(zhàn),這些建筑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建成,,成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,。
  • 持久的影響力:時至今日,這些建筑仍傲然矗立,,氣勢恢宏,,在國家政治、經濟,、文化等各個領域發(fā)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,見證著中華民族眾志成城、追求美好未來的壯志豪情,。
1958~1959北京十大建筑(北京十大建筑的歷史變遷) 建筑施工圖設計 第2張1958~1959北京十大建筑(北京十大建筑的歷史變遷) 建筑施工圖設計 第3張1958~1959北京十大建筑(北京十大建筑的歷史變遷) 建筑施工圖設計 第4張1958~1959北京十大建筑(北京十大建筑的歷史變遷) 建筑施工圖設計 第5張

北京十大建筑的設計理念

1958-1959北京建筑的施工技術

北京十大建筑的歷史變遷

北京十大建筑的社會影響

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寶掃一掃打賞

微信掃一掃打賞

閱讀
分享